独家对话 | 南京南航秦淮硅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爱华
发布时间 2023-03-28 16:57:45 359次浏览 行情数据 人物 大咖精选 商业地产 产业园区

「编者按」

「许爱华,南京南航秦淮硅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南航秦淮创新湾区办公室副主任,江苏双创研究会大学生双创专委会的秘书长。

 

近年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以下称“南航科技园”)被评为2022年南京市首批精品硅巷,为全市硅巷建设贡献了秦淮新智慧和新经验。曾经负责过南航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他,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同样有独到的见解。」

 

南京南航秦淮硅巷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
 

南航科技园,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园区占地约8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500平方米。作为秦淮老城的窗口,科技园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由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共建,是南航开放协同、提升区域创新生态、服务社会地方经济的重要平台,也是秦淮硅巷的重点园区和南航秦淮创新湾的核心载体。


自2021年开园以来,依托政府和高校资源,南航科技园重点聚焦航空航天、智能智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南航优势学科领域,积极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和科技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着力打造专业化与综合性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创新创业生态链相聚合的新型大学科技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

《火花谈》栏目采访了许爱华,他分享了南航科技园作为秦淮区探索老城创新模式标杆的产业经验与发展规划,也分享了当前形势下对高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理解。
 

以下为访谈实录(节选):

 

 

产业定位
——打造科技与文化相融合、创新创业生态链相聚合的新型科技园
 
《火花谈》: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的创立背景与产业定位?
许爱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2019年启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以来的第一个载体,也是南航和秦淮区深度合作的典范。

秦淮区政府对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非常重视,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和高校科技创新,融合地方科技文化特色进行改造,立足4栋11500平方米的科技孵化载体空间,双方深入开展多维度合作。

第一,秦淮区政府出资对科技园进行改造,同时与南航资产经营公司共同注资平台管理公司——即南京南航秦淮硅巷科技园有限公司,对南航科技园进行统筹运营管理。

 

第二,在发展定位方面,基于原有秦淮硅巷产业布局,以科技园为核心,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材料等产业方向,构建南航秦淮创新湾,打造秦淮硅巷的升级版,助力秦淮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

《火花谈》:目前南航科技园入驻企业情况,园区依托南航产学研平台资源,进行了哪些创新创业成果方面的扶持?

许爱华:从2021年6月开园,9月投入使用以来,南航科技园围绕开放学校科研资源、提供基金扶持、助力市场对接,给予企业、人才医疗保障、子女教育、人才公寓等方面的优先保障等。

 

目前,通过“院所”联合招商、“校友”资源招商、“多园”协同招商等方式,招引企业53家,其中以航空航天民航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40家,且70%与南航紧密关联,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融合了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优质资源,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强磁场、产业集聚地。

 

 

产业协同‍‍‍‍

——建设“政产学研一体化”双创生态链‍‍‍‍‍‍‍‍‍‍‍‍‍‍‍‍‍‍‍‍‍‍‍‍‍‍‍‍‍‍‍‍‍‍‍‍‍‍‍‍‍‍‍‍‍‍‍‍‍‍‍‍‍‍‍‍‍‍‍‍‍‍‍‍‍‍‍‍‍‍‍‍‍‍‍‍‍

《火花谈》:当前历史阶段下,双创环境和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区别,南航科技园如何依托当前环境建设?
 
许爱华:我从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十多年,早在2008年,南航就提出了“创新引领创业”的双创教育理念。

虽然当下我们的大学科技园起步较晚,面临的挑战很多,但在当前双创大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科技园大有可为。

 

首先,社会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更加普遍。从最初的不了解到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大力引导,创新创业氛围非常浓厚,有利于科技园的快速发展。

 

其次,当前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关注更加专业与精准,与高校开展合作更加注重深度与精度,有针对性的从高校缺少的元素入手,提供载体改造、运营扶持、政策帮扶、人力资源、产业服务等全方位一体化的生态支持,推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

 

比如依托南航的科研项目一旦具备产业化条件,就有专业的团队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包括秦淮区政府“1+X”服务平台、秦淮硅巷创新实验室,*专家教授、天使投资人聚集在创新创业生态链中,共同支持和助推项目提升高层次竞争势能。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散去,双创焦点愈来愈集中在科技、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投资人的目光也更专注于此。在新形势背景下,南航产生了很多优质项目,我们在项目入园时就要求:产业方向要聚焦于专业科研领域的发展,并具备科技成果产出的能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

 

当前,南航师生和校友的创业项目符合当下社会和经济的需求焦点,很容易得到投资人的关注,平台孵化成果很快。仅一年时间,园区很多企业的产值都实现了翻倍。

 

另外,南航科技园还提供系列特色服务,比如和南航签订大型仪器资源共享协议,让中小企业无需购买即可在南航找到相应的实验设备,且可以充分享受政府对共享实验平台的扶持,降低创业初期成本,减少初创企业负担,真正让好项目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南航科技园发展规划‍

——“雁行计划”+“虚拟科技园”双轮驱动

《火花谈》:当前,南航科技园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稳固。未来,园区在载体扩容、园区产业运营和和生态服务方面的发展规划?
 
许爱华:实体空间载体是有限的,我们未来针对以下两方面加强建设。

一方面,进一步提升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要深度参与企业发展,针对其亟需改进的薄弱环节提升服务效能。比如,针对中小企业资源不足、市场匮乏的痛点,我们推出了“雁行计划”,通过南航平台对接更丰富的优势资源,让央企国企像领头雁一样带领园区中小微企业,把准方向,提升层级,组“雁阵”、破风雨、踏云巅。

同时,南航科技园成立了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深入央企国企承接技术难题,发布给园区相关企业和南航老师,在解决科研问题的过程中催生新的创业项目,为后续企业入园孵化奠定基础。三年孵化期后,优秀项目将被接引到更适合的园区进一步发展,形成流动的创业活水增强创新动能。

另一方面,我们未来会打造南航科技园虚拟孵化平台。尚未在园区入驻,但注册地为园区的企业,仍然可以背靠园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包括南航科研、南航人才、大型设备和科技成果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流转,使其成为突破空间限制的创新企业。

 
 
 

对“双创教育”的理解

——着力培养契合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

 

《火花谈》:您投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多年,也担任江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会的秘书长,一路走来的初心和愿景?
 
许爱华:投身高校创业创新领域,既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将是我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大学教师的初心是培育人才。而双创教育,最重要的初衷也是培养创新人才。

 

在当今时代,双一流高校的标志,其中有一条是创新创业教育。因为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具备传统学科教育中锻炼不到的素质,增强挑战和面对人生挫折的能力,让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高校教育的落脚点。

 

《火花谈》:经过三年疫情,也随着中国高端产业升级进程的加快,您对当下双创的理解,以及对高校创新创业群体的期许?

 

许爱华:个时代,看似是困难重重的时代,其实也是*的时代,包括疫情带给我们的挫折和磨难,恰恰是对创业者的一种考验和磨练。

 

创业者每天都会有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创业者修养,提高企业价值的过程。当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之后,就离成功不远了,这是时代带给当代创业者的财富。

 

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伴随着国家产业发展新政策的连续出台,将不断激励创业者的信心。我相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定能取得新的胜利!

商办进化

泛产业研究 新零售资讯 人物访谈
商业地产创新业务官方号,以创新视角关注商业地产办公领域热点。